森梦商朝文史网

两晋名人张士诚的传奇故事

0

在元朝末年,东南沿海地区的盐业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泰州地处这一区域,每当盛夏,台风侵袭和海潮倒灌使得原本千顷良田变成盐碱地。为了养家糊口,张士诚从十岁开始跟乡亲们一起在官盐船上“操舟运盐”,依靠卖苦力赚来的微薄收入补贴家用。

少年时的张士诚“少有膂力,负气任侠”,不仅身体健壮,而且为人仗义疏财。在给予乡亲们帮助时,他总是慷慨解囊,有求必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当地盐民中树立起很高的威信。

由于身份低微且贩私盐是违法行为,张士诚等人只得忍气吞声。当元顺帝至正十三年(1353年),他秘密联络了弟弟三人及壮士李伯升等十七名胆大的盐民,积极筹备武装。一天夜里,他们在草堰场歃血为盟,并悄悄摸进了当地富户家的仓库,将粮食和钱财分发给老百姓,然后一把火把房屋烧了个干净。

建立政权后,当时的一万多人的队伍攻下了兴化,在德胜湖集结,有了一定的军事力量。他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年号“天佑”。这一年是元顺帝至正十三年的农历七月三十日,也就是公历1321年的8月19日。

随着战事的发展,他被朱元璋所派遣的人员所劝降,但他没有回应,最终被迫向朱元璋投降,并获得封赏。但他的骄横行为最终导致其势力衰落,不久之后,他又自立为吴王,被俞思齐劝谏后因拒绝送粮而大怒,最终导致自己身心受损。

占据吴地(今江苏南部地区)以后,这一带很多年都没有战事,因此人口多、经济繁盛,但是这也让他变得奢侈、骄纵起来,不想过问政务。而他的手下的将帅们也拖拖拉拉不肯服从命令,每当有战斗,都在那儿装病索要大量田宅封赏,然后才肯出兵打仗。这段时间内,他的手下更多的是享乐,而不是为国家服务。最终,由于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再加上个人品质的问题,使得张士诚最终失去了最后的地盘和尊荣。在历史长河中,只留下了一段关于一个曾经强大的领袖如何因为骄傲自满而走向衰败的一个教训。

标签: 商朝文化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