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健书法艺术探究
2004年12月的一个下午,我收到了来自上海的《杨永健作品集》。翻阅其间,仿佛能感受到作者笔下的点画沉着、结构盘纡跳宕,一种淋漓洒落的美感在心中生根发芽。
杨永健,1948年出生于浙江海盐,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书法家。他曾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权益保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联发员、上海书法家协会办公室主任,以及上海市美育学会常务理事和国家高级美术师。在他的漫长岁月里,他不仅勤于探索与实践,还致力于教育工作和基础理论的研究。他的作品曾入选多个重要展览,并荣获“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20周年纪念奖”。
杨永健的楷书深受传统魏碑唐诗字帖影响,但他并未拘泥于古典,而是融合了众多风格自成一派。这是一种智慧之举。他在点画运作、结构安排以及谋篇布局上都下了很大功夫。每一笔,每一个转折,都流露出独特的情趣。
尽管我没有亲眼见证过他挥毫行云,但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对笔尖至腕部乃至整个身体动作有极精细的心理控制,使得每一次落墨都充满力量而又自然。
王僧虔的话语:“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表达了审美价值与技巧之间的平衡。而杨永肯正是这样一种结合两者的艺术家的代表。他注重完善每一笔点画,同时也注重整体效果,使得他的字体既有传统,又有现代韵味。
作为忙碌但又宁静的心灵巨匠,杨永健不仅能够处理好工作中的繁琐事务,也能找到专注创作时所需的那种清幽气息。这份智慧,让人钦佩而又向往。(附图均选自《杨永健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