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书法界的杨永健字如其人墨香满堂

0

杨永健:书法大师的智慧与风范

在一个冬日的下午,我收到了来自上海的《杨永健作品集》,一本精美的书籍,封面上印着他那庄严而优雅的楷书字样。打开书页,一页页都是他笔下的艺术之作,每一笔都透露出他的深邃智慧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杨永健,是中国书法界的一颗璀璨明珠,他不仅是上海市文联发员、上海市美育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书画院兼职画师,更是一位国家高级美术师。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多个全国性的大型展览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并荣获“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20周年纪念奖”。

他的作品集里,有《怎样写好楷书笔画》、《怎样写好楷书结构》等著作,这些都是他对自己学科领域贡献的一部分。在这些著作中,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创作方法和技巧,让后人能够从他的经验中学习到宝贵知识。

杨永健在他的字体设计上既恪守传统,又不拘泥于过去。他博采众长,将古今中外各家的优秀成就融会贯通,使得自己的字体独具特色。这就是一种智者的取舍——选择最好的元素来构建自己的世界观。

翻开这本作品集,你可以看到他精心雕琢出的每一笔墨,都充满了生命力。他的楷書有着晋唐之气,胎息北碑之韵;行草则使转纵横,一看便知是由心所生,而非随意挥洒。此外,他还特别注重点画运作、结构间架以及谋篇情趣三方面,以此来塑造出具有时代感与个人色彩的手迹。

尽管我没有亲眼见过他挥毫泼墨的情景,但通过他的作品,我们可以窥见到他落笔时肩膀放松、肘部灵活、大腕稳定、小指灵巧,以及整个手臂如同机器般协调地运转,确保每一次点划都能达到最佳效果。这正是古代名家提倡的一种精神状态——下笔时要尽力送出,每一个动作都不容许半分懒惰或粗暴。

王僧虔曾经说过:“神采为上,形质次之。”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审美上的追求,即在做事之前首先要考虑的是品德(神)再然后才是物质表现(形)。根据这个标准来看,杨永健的话题探索并不是简单地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是在保证形式基础上的寻求内在精神层面的提升。他总是在不断地挑战自我,不断地探索更高层次的心境和情感表达,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称赞他的字体既有实用又有深意。

作为一个忙碌的人物,他还是找到了保持宁静心态进行创作工作的地方。而且,无论身处何种环境,他始终保持着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从未被世俗的事务所困扰。这样的生活方式也让我们更加欣赏这位艺术家的另一面——即使身处繁忙,也能找到宁静之源去思索和创造。

标签: 商朝文化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