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翻阅了《明太祖实录》,书中记载,洪武七年农历八月,朱元璋下达了一系列旨意。首先,他命令南京官员在空闲地段建设260间瓦房,以便为没有固定居住的地方的南京市民提供庇护。紧接着,他又指示上海(当时称华亭县)的官员,对宋朝遗留的居养院进行修缮和翻新,以确保无家可归的上海居民也能获得稳定的居住条件。
北宋时期,其政府在开封设立了四所名为“福田院”的公共住所,这些机构每个都拥有数百间房间,接受流离失所、贫困破产以及无人照顾的老人的入宿,不论其停留时间长短均免费。此外,还有免费食物供应,每天三餐由政府提供。
到了南宋时代,“福田院”已不复存在,而代之以更加分工明确和服务周到的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园。在这期间,安济坊主要负责慈善医疗工作;漏泽园则专注于处理无人认领尸体的埋葬事宜;而居养院则致力于提供住房保障——为遭受自然灾害或无家可归的人们提供避难所。这一措施一直持续到南宋中叶。
明朝作为最成功且有些许理想主义色彩的一段历史,它尤其是在初年阶段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家熟知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位出身小农并经历过艰苦生活的人,因此他掌权后,便要求手下的官员必须确保全国所有没饭吃的人能够填饱肚子,同时所有没房住的人都能拥有自己的屋檐。
我阅读了《明太祖实录》中的记录,其中提到,在洪武七年的八月份,朱元璋分别向南京及华亭县(即今日之上海)的官员下发两道圣旨。一道旨意是让他们选取一片空地,为那些未有固定住宅的地方居民建造260间瓦屋;另一道旨意则是命他们对原属于北宋时期的一座名叫“居养院”的建筑进行修缮,使之成为给予无家可归者避难场所。这两项计划实施后,一方面显示了地方官吏迅速执行中央政策的手脚,一方面也赢得了朱元璋的满意。他随后在当年的最后几个月里,再次发出更广泛影响力的命令:“令天下郡县访穷民,无告者月给衣食,无依者给屋舍。”(《明太祖实录》卷93)简单来说,如果你没有食物吃,那么国家会送你食物;如果你没有穿衣服,那么国家会送你衣服;如果你没有一个可以躲避风雨的地方,那么国家会送你一个可以栖息的地方。而且,这种做法要应用于全国范围内。然而,当中央级别的大臣面对这样的要求,他们感到无法完成任务,因为它看起来几乎是不可能实现。但是朱元璋坚持己见:“尔等为辅相,当体朕怀,不可使天下有一夫之不获也。”(《明太祖实录》卷95)意思就是,你们作为我的助手,要理解我的心情,我不能让任何一个普通百姓受到损失,即使那意味着迫使你们去做一些极端的事情来实现这一点。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中国古代唯一的一个逼迫他的大臣全力以赴为了解决人民问题的问题皇帝,也是第一个试图通过官方渠道解决全国性的贫困问题与缺乏住宿空间的问题皇帝。如果我们将这些事情放到今天来看,我们就发现尽管这样的事业永远未能完全实现,但它至少展示了一种非常积极、进步甚至有点儿理想化社会政治行为,而且这个理念直至今天仍然被很多人追捧,并视作一种高尚的情感状态。不过,从实际操作层面上讲,这样的举措并不仅仅是一个宏大的计划,它还伴随着巨大的挑战,比如资源分配、管理效率以及如何平衡不同地区之间公平性的问题等等。但正因为如此,这个事件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社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们对于改善自身生计状况愿望的强烈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