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中华神话故事枪声中的无形箭

0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以“开枪不瞄准”为标志的战争——甲午战争。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是一句笑话,但它背后隐藏着中国军队的一大败因,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真实故事。

1860年,一位英官来到中国,他目睹了淮军士兵开枪时奇特的姿势,他们朝前放枪,却眼睛往后瞅。这位外国人推断,这可能是因为他们习惯了使用手铳、鸟铳,从而养成了这种不可思议的射击方式。

1920年的直皖大战更是荒诞其极,双方动用20万人力,消耗几千万发弹药,却仅死伤200多人。这样的“无效打击”,连外国人也看不下去了。英国《泰晤士报》驻华记者莫里逊愤怒地指出,中国政府应该恢复使用弓箭,因为弓箭便宜,而且能对敌造成真正杀伤。

蒋介石创办黄埔军校时,将步兵操典编写得异常详细。他强调射击时必须瞄准这一点,让北伐军成为凶猛不可挡之势。而这,在那之前,我们似乎还沉迷于一种模糊不清、缺乏精确性的战斗方式。

这不是历史上的一个趣事,而是一段讽刺历史进程曲折发展的小品,它提醒我们现代化进程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在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相比,我们总是三心二意,不知所措;而我们的东邻却认真致远,一丝不苟,以至于今天他们成为了全盘西化的一个成功案例。

从甲午战争结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我们学会了“开枪要瞄准”。但其他东西依然稀里糊涂;引入足球联赛制度公平竞争原则却被忽视;引入义务教育提法,却没搞清楚义务归谁;引入现代传媒,但新闻可信度低下;将“尊重少数”写进宪法,但实际践行少有。在国际接轨与民族尊严之间,我们常常找不到正确的位置,只会不断地走样和误导自己。

学习先进经验,我们的心中那个名为“国情”的东西是什么?一是好面子,不愿承认自己技不如人虚心求教,而是因为历史包袱沉重。一是在得过且过寻找借口,不愿深究自己的不足。日本人的做法不同,他们承认实力,与别人的实力进行正面的比较,并努力赶上甚至超过对方。大化改新,他们学习唐朝,小航海时代又学习西方。这份勇气和决心,是我们所需掌握的心态之一——剑道精神,用果敢和坚定去面对每一次挑战,每一次学习,都要全身投入,无条件接受反馈,为此感到感激,因为这是发现自身弱点最直接的途径。

剑道教育让日本民族面对一切事情都持有专注致命的心态,对手击中你,你应感激他,因为他帮助你找到自己的短板。这就是剑道谚语:“当你的对手打中你时,你应当感到高兴。”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从中汲取力量,继续前行。不管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系统性质的心态才能够让我们真正意义上实现自我提升,从而超越现状,最终达到新的高度。

标签: 商朝文化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