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前92年至49年的西汉第七代皇帝,汉宣帝刘询的统治期间,他对百姓的疾苦和吏治得失有所了解,这直接影响了他的施政。即位之初,他委政于霍光,但地节二年(前68)霍光死后始亲政事。他着力整顿吏治,强化皇帝威权。为了打破霍氏左右朝政的局面,命令群臣奏封事,以疏通下情,并规定丞相以下的百官都要奉职奏事,以考试功能。
在甘露三年(前51),他诏诸儒讲论五经异同,称制临决。但他任用官吏比较注重名实相副,多数选用那些熟悉法令政策的“文法吏”,并以刑名考核臣下。当时,一些地位很高的官吏,如司隶校尉盖宽饶、京兆尹赵广汉等都因罪被处死。太子刘□以为持刑太深,建议重用儒生。宣帝训斥说,汉家的制度原本是“霸王道杂之”,不能单任德教。
同时,为维护封建法律的正常行使,他设置了治书侍御史,以审核廷尉量刑是否轻重失当。此外,还增设廷尉平四人,并令郡国呈报狱囚被掠笞瘐死的人数,由丞相御史统计上奏皇帝;此外还蠲除了某些苛法。他还采取招抚、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系列措施,如假郡国贫民田、贷种、食,以及减免税赋,使得民众能够获得土地和粮食。
这些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在元康年间,由于连年丰收,每石谷物价格降至五钱,是西汉以来最低记录。此外,在宣帝时期,与周边少数族关系大体安定。他平息羌患并设立金城属国,以安置降羌,并废止匈奴为奴役西域而设置僮仆都尉,使得西方地区也归顺汉朝。这段时间内,“吏称其职,民安其业”,史称中兴。但随之而来的仍然是农民破产和反抗斗争,最终导致西汉王朝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