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揭秘明清历代帝王中的万历十五年惊魂录

0

王小波曾经评价这本书为“不新的《万历十五年》”,确实,万历十五年,也就是1587年,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王朝发展的一个转折点。然而,这一年既充满了决定性事件,又可能被视为平淡无奇,甚至有些事物似乎没有足够的重要性,但它却是明朝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

过去关于明史的叙述几乎都提到“税重民穷”,但黄仁宇认为,“民穷”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国家过度赋税,而在于法律和政府效能低下。中国两千年的历史中,以道德代替法制的情况到了明代达到了顶峰,而他写作《万历十五年的目的也是为了证明这一观点。

在万历年间的大臣中,如张居正、戚继光、申时行、海瑞等,他们每个人都各有特色,有着闪耀的光芒,并试图进行改革,但最终都以悲剧收场。即便是当时的皇帝也只能选择无为而治,由此可见体制惯性的强大力量所带来的悲哀。

他们虽然努力尝试,却无法改变命运,大部分人还遭受了革职或入狱之辜。文官集团为了维持平衡,使得国家武备科技革新商业发展陷入停滞。而文官与宦官之间权力的争夺,更是导致了大明帝国衰败。

历史学家们往往会忽略这样的细节,即使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其实它们都是前面发生重大事件的心理准备,也预示着未来将要引发的一系列波动。这一系列因果关系恰恰成为了我们研究历史重点的地方。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我们通过对几个关键人物的描述,看到了这个走向覆灭的大帝国最后的悲剧命运,最终这些帝王将相所追求的事业化作尘土。

黄仁宇在他的著作中已经深刻地批判了中国依赖道德而非法律来统治的情形——道德并非完美无缺,它无法取代技术,更不能完全替代法律。他认为,明朝特有的标志是在于“利用意识形态作为统治手段;意识形态渗透进整个帝国,无论强度还是广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从那以后,中国与西方之间差距越拉越开!西方正在崛起,而东方则开始衰落!

标签: 商朝文化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