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网络上关于“天子守国门”这一说法的讨论热潮如潮水般涌动,许多人对此感到好奇,不仅因为它具有极大的启发性,也因为它似乎与明朝的一些核心理念紧密相连。然而,这一表述并不构成明朝的祖训,而是由后来的网友加工而成。类似地,“不和亲、不纳贡、不赔款、不割地”这句话也是网友杜撰的,并非朱元璋所言。
尽管具体谁首创了这一说法目前尚无确切答案,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历史文献挖掘出相关线索。例如,1414年朱棣在第二次御驾亲征蒙古并班师回朝时,曾发表了一番盛语:“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这段话实质上概括了上述四点原则,只是朱棣本人未曾直接使用“天子守国门”的名词。
2004年阎崇年的著作《正说清朝十二帝》中也提及了“天子守国门”的观点。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的《礼记》中,以“君王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形容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性与责任。在网友们将这些散见于史料中的片段汇总分析后,这句完整的格言便形成了,如今它被广泛认为对明朝政策有着深刻的解释能力,与实际情况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