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故事,细数其变迁
历史的笔触,重新绘制
探寻真相,不仅仅是文字游戏
而是一场深入人心的艺术考验
强硬与否,取决于时机和策略
不似理科公式,可以一概而论
有时需要坚定,有时则需妥协平衡
过犹不及,便陷入一根筋的误区
尤其在“最”字之下,更显得慎重考虑
是否真的要让明朝走向尽头?
那么,在1550年的嘉靖二十九年,
蒙古土默特部崛起,其首领俺答汗,
因对明朝关闭边境贸易市场,
发动了对明朝的战争。
镇守宣府和大同的宣大总兵仇鸾,
出钱贿赂俺答汗,让他只打别处。
俺答汗看中这利益,便东进北直隶府,
无阻地杀至京城门前。
当时将领官兵听到命令,却无一人敢出战!
他们吓得脸色变绿,士兵手抖如麻。
结果任由俺答汗在城外放纵掠夺。
他曾说:“只要给我钱,我就解围;若不给,就岁岁来虔尔郭!”
嘉靖帝束手无策,大臣们也低头沉默,无奈之下,只能遣使送款。多少钱呢?史料留下了隐晦的情形,这种交易更像城下的盟约,而非澶渊之盟,那至少北宋还御驾亲征,与敌抗争到底。
这一个例子足以说明,明朝并不是一味强硬。
中国历史上最强硬的王朝吗?
这样的问题,让真正解决问题的人感到愤慨。
其实,用《道德经》的话来说,就是老子的智慧: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往往会失败,而柔弱者常常成功。
这种艺术,我们今天仍需学习。
因此,一味地追求强硬必然导致失败,
而灵活适应、知晓何为软弱,则是胜利之道。
所以说,即便是朱元璋时代,也未必就是最强硬;
即便是在日本使臣被杀、扣押的情况下,也未必表现出极端刚烈。
实际上,《道德经》第七十六章已经明白指出了这一点: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高直者易折。”
实务中的策略与表面的作秀不同,一味坚持刚猛终将导致失败。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说明朝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強硬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