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任何一个力图实现大一统的朝代,其初衷总是希望四方之国归顺。明朝也不例外,朱元璋即位之初便派遣使臣携带国书前往日本,以表达两个旨意:首先,期望他们来朝贡;其次,对他们要求解决扰乱明朝边境的倭寇问题。然而,在国书抵达后,日本不仅未有来朝贡的举动,还竟然将使者杀害。这一事件,让原本高昂的情绪沦为愤怒和羞辱,最终促成了朱元璋扬言出兵讨伐日本的心理状态。
面对朱元璋开战威胁的态度,日本摄政王怀良亲王通过回信予以回应。这封信既不卑不亢,又含蓄深远,它表面上给予了“天朝”一定程度上的尊重,但实际上却透露出强硬且坚定的立场。在这个过程中,小小岛国如何敢于冒犯大明,使者?这一切与两项历史巨变密切相关:南宋灭亡,以及日本抗击蒙古入侵。
在南宋时代之前,中国曾是日本仰慕和学习的大榜样,而当南宋最终覆灭时, 日本甚至举行全国性的哀悼活动,这体现了它们对于中华文明情感之深厚。随着元朝建立,并由忽必烈发起两次对日本的大规模海军攻击但遭遇失败后,由于台风摧毁船队而失败,这进一步增强了日本人对于自我防御能力的信心,同时也削弱了崇拜中国的情感根基。
尽管百年之后汉人复兴成功,但继承者的明王朝已经失去了被崇敬的地位。在朱元璋眼里,他看待日人的行为就像是一个无道君主民众成为盗匪的小丑。但正是这份轻视,却让他无法预见到另一种可能,即日人认为自己比起明王 朝更有资格继承华夏文明的大统。大明与日本之间剑拔弩张,只需一步即可爆发战争。而当面对朱元璋不断逼迫时,他们依旧保持着寸步不让的姿态。
除了前述两个原因,他们还有其他什么样的理由能支撑自己的立场?追溯历史,我们发现:怀良亲王基于战略眼光所做出的判断,即便承认本土实力尚不足以胜过中国,但认为大明皇帝不会做出像蒙古那样远征海洋岛屿的事业,因为这类行动缺乏成功经验。此外,他还估计到,大 明皇帝不会轻易采取这样的行动。他因此放出了“大话”,向大 明发出挑战:“你若真要动手,我也不介意。”
正如怀良亲王所料,大约如此走到了尽头,不管怎样,都没有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冲突。不知是否因为恐惧日人的“神风”,还是担忧重蹈蒙古覆辙,所以始终没有下定决心去真的动手;抑或,是一种韬光养晦、避免直接冲突的手段。最终,在留下的文献中,其中有一条规章——《丹书铁券》中规定,将Japan定性为“不征之国”。原来,他从对方回应中的文字中找到了些许安慰—既然他们称我为‘天子’自称为‘臣’,那么我也就宽容地选择放弃追究过去的事情了。这看似宽宏大量实则无奈—我愿意放过你,你也别再尝试触碰我的界限。大清时期,无论力量相较,或气势相较,都已呈现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