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友德(约1330-1394),汉族宿州相城人(今安徽淮北),元末参加刘福通义军,随李喜喜入蜀。后归朱元璋,从偏裨升为大将。至正二十七年从徐达北上伐元,第二次北征北元七战七胜而平定甘肃;第四次北征以副帅之职连败元军;第五次、第七次皆以副帅之职大胜元军。后与汤和分南北两路取四川,以主帅之职攻取贵州、平定云南。封颍国公,太子太师,被称为:“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后坐事赐死。
傅友德世代为农,因黑暗的社会环境和民不聊生的局面,他弃农从军。在红巾军中,他因勇猛被提拔成为起义军中的士卒。他曾多次更换所属力量,最终在朱元璋麾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武将。
他参与了多场战斗,其中包括鄱阳湖之战、攻克武昌等关键事件,并且是江淮行省参知政事。他在山东平定的过程中尤其显著,为先锋,在黄河边境击败敌人,并最终迫使 元朝降明。
傅友德还参与了西征巴蜀,与汤和共同率领 troops进入陕西,大破敌人并攻占绵州,最终成功地俘获成都。此外,他还有其他几度出兵讨伐哈者舍利等任务,并且在这些行动中展现了自己的智谋和勇气。
由于他的卓越表现,他被授予高级官位,如荣禄大夫、柱国及同知大都督府事,并获得免死铁券,其子孙世袭。这段经历使得傅友德成为了明朝开国时期最重要的名将之一,被誉为“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