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眼目睹了利玛窦和徐光启的友谊,那时候他们正在清代之前津南地区进行屯田种稻的工作。早在宋、辽时期,何承矩就提出了在“缘边”(今津南一带)屯田种稻的想法,宋太宗赞同他的奏议,并让他负责制置河北缘边屯田使,这样就在那片土地上实施了屯田。元代,直沽沿海口一带也继续进行了屯种。
到了明代,屯田得到了更大发展。在明永乐二年,大批移民被派到津南开荒种稻,而弘治元年,丘浚又提出了华北滨海平原皆可广行水利化斥卤为良田的建议。万历二十五年春,一项天津开垦新政开始实施:将沿海荒地从静海到直沽、永平等处招垦,让军民自备工本尽力开种,并给予印照。成熟三年后方允许收税。
汪应蛟任天津海防巡抚时,他见葛沽、白塘口等地的土壤因碱性高而难以耕作。他认为,只要有水,就可以化除碱,因此,在万历二十八年,在白塘口和葛沽两处募民实行军垦民种5000余亩,其中水田2000亩,每亩最高收四五石。此后陆续开发了更多地区。
他们采用的是江南围田耕作办法,以“十字围”命名,该方法适合低洼及地表水丰富地区植稻。清代诗人华长卿有《十字围》诗:“河水澄清红稻肥,田间燕子双双飞。”此法对天津此后的小站稻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明代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因修历书遭不满,所以来到天津,从万历四十一年至天启元年先后四次参与屯田并调查,对开垦、水利、荒政三方面实践及心得总结于《农政全书》中。他购买20顷荒 田引入优良 稻 种,用围堰防涝,同时利用海河潮汐灌溉,也成功改造盐渍土,不仅节约用水,还能消灭病虫杂草。此轮作制在新中国成立后仍有应用,不仅丰收,还能改善土地质量。
徐光启不仅注意于农业技术,更深入研究改造盐渍土,为朝廷提供了一系列因地施肥的重要性分析。他分析近海重碱之地初开时不宜稃,因为洗碱不足,最终完成了南稃北移。在战乱期间百万难民转徙进关,天津成为战略要道,再度出现了屯 田热潮。此时巡按御史张慎言提出 天 津 屯 田 奏 议,又有人提出多个不同类型的开种方式,如官 种、佃 种、民 种、三军 种 和 屯 种,每一种都有其独特之处和效益。
最后,我还记得董应举获准经理天 津 至 山 海 关 屯 务,他买下12万余亩闲 田,加上18万亩合闲,有“积谷无算”的巨大收益。而卢观象则试办“屯学”,既能增加国家收入,也为士人提供学习机会,使他们通过耕植获得功名。这一切都证明了一点:当人们携手合作,当技术与智慧相结合的时候,无论是哪个时代,都能够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