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眼目睹了利玛窦和徐光启的合作,他们在清代之前津南地区的小站稻田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早在宋、辽对峙时期,何承矩提出了在“缘边”(今津南一带)屯田种稻的计划,这一理念得到了宋太宗的支持,并由何承矩亲自负责实施。元代,直沽沿海口等地继续实行屯田制度。
明代,屯田得到更大发展。在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派遣功臣和亲兵到津南开荒种植稻谷,而弘治元年(1488年),丘浚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华北滨海平原的建议。万历二十五年(1597)春季,户部奏请天津巡抚万世德推行开垦政策,将沿海荒废土地改造成良田,并给予农民印照,让他们自己管理。此后,不断有新的措施被采纳,如汪应蛟任天津海防巡抚期间,他主持白塘口、葛沽两处共5,000余亩军垦民种项目,其中水田2,000亩,每亩最高产量可达四五石。
这项技术采用的是江南围田耕作方法,被称为“十字围”。围土高厚各七尺,以防止水涝,其格局是“一面滨河,三面开渠,与河水通”,深广各一丈五尺。这使得低洼地区也能适宜种植稻米。此法适用于低洼及地表水丰沛区域,使土壤盐分降低,对于适合这一环境条件的地方非常有效。
此外,在明代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参与下,小站稻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他曾多次参与屯田工作,并将自己的经验总结于《农政全书》中。他不仅注意到水利措施和种植,还深入研究改造盐渍土,以及因地施肥的重要性。通过他的努力,一些新技术被推广至其他地区,也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