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的恐怖历史中,十字围之谜与徐光启的小站稻田秘密紧密相连。清代之前,津南地区的屯田种植奠定了小站稻的基础。早在宋、辽对峙时期,何承矩提出了在津南一带屯田种稻的想法,而宋太宗则赞同并实施了这一计划。在元代,这一传统得到了继续发展。
明代,则是小站稻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明成祖朱棣派遣功臣亲兵大批移民到津南开荒种稻,而丘浚则提出华北滨海平原皆可广行水利,以化斥卤为良田。在万历年间,一系列措施被采取以招垦荒地,并且给予军民人等印照,让他们自行开垦和种植。
汪应蛟任天津海防巡抚期间,在白塘口和葛沽两处实行军垦民种5000余亩,其中水田2000亩,每亩最高收四五石。此后,他陆续开发了津南地区各处。他采用的是江南围田耕作办法,以“求、仁、诚、足、愚、食、力、古、所、贵”命名,即“十字围”。这些围田位于海河右岸,周边主干渠深达5米,有助于排涝降低地下水位,并利用海河潮汐进行灌溉,使土壤盐碱成分降低。
科学家徐光启因修历书而来到天津,从万历四十一年至天启元年,他先后四次屯田,并将开垦、新农政三方面的心得总结于《农政全书》中。他购置20顷荒 田,在其中引入优良稻种,用人粪施肥,每亩收米一石五斗,是此前的最高产量。此外,他还推广了一水二旱的倒茬种植方法,不仅节约用水,还能改善土质,消灭病虫杂草。
随着战乱频发,大量难民流入天津,对京师和辽东战场都有重大意义,因此再度出现了屯田热潮。卢观象等人通过沟洫庐塘之法和疏浚之方成功地开垦并種植。这一经验被用于不同的土地类型,如官种、私佃、三役(军士)、陋户(贫困者)等多样化管理模式,也包括设置秀才名额作为奖励给那些留下来的学童,他们可以考取举人或进士。
最后,由董应举经理的大规模屯务项目极大地增加了产出,“积谷无算”,成为国家增收宝库的一部分。而左光斗委托卢观象试办“屯学”,既能为国增谷,又能让学生们获得功名,为社会培养人才,最终取得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