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晋朝后面一个朝代试图为全国穷人盖房的皇帝(图)

0

我深入研读了《明太祖实录》,这部史料中,洪武七年农历八月的一则记录特别引人注目。朱元璋在位期间,他对于全国百姓的福祉极为关心,尤其是对那些没有稳定住所的贫困民众,他下了一道圣旨,要求南京的官员寻找一片空地,为260间瓦房的建设提供土地,这些建筑将用于为无家可归的人们提供居住空间。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他又给上海(当时称之为华亭县)的官员发出了类似的指令,让他们对宋朝留下的慈善设施进行修缮,以便让失去家园的市民能有一个安身之所。

北宋时期,在首都开封设立了名为“福田院”的四处公共住宅,每个福田院都拥有一些几百间房屋。这些建筑不仅供给流离失所、赤贫或被遗弃老人的庇护,也承担着免费食物和住宿服务的职能,不论居住时间长短,都免除租金。此外,还有专门负责慈善医疗、安葬无主尸体以及提供临时避难场所的地方。

到了南宋时期,这些慈善设施虽然依然存在,但它们逐渐演变成更加明确分工和服务质量更高的地点,其中包括安济坊负责医疗援助,而漏泽院则专注于处理遗体处理。这些措施一直延续到南宋中叶。

然而,最值得一提的是明朝初年的住房保障政策。这一时代,无疑是最充满理想主义与实际行动相结合的一个时期。朱元璋作为小农出身,对于穷人生活中的苦难深刻理解,因此他即位后,即刻提出要求手下的官员,要确保每个没饭吃的人都能够填饱肚子,每个没房子的也能找到自己的屋檐。

根据《明太祖实录》第92卷记载,在洪武七年的农历八月份,朱元璋下达了两个重要命令:第一令南京地方官寻找土地盖建260间瓦房以供无家可归者居住;第二命令上海地区的地方官修复并改良原属于宋朝的一系列社会福利设施,使得缺乏固定居所的人们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他还进一步强调中央政府应该按照同样的标准执行这一政策,让所有省份均需如此做事,并且不得推诿责任,因为“辅相”必须体会皇帝的心思,即使任务看起来似乎不可能完成一样也不例外。

在那个时代,没有衣穿就发放衣服,没有食物就发放粮食,没有屋舍就给予建造。这种全面的社会救济体系让人们感到温暖而又安全。而历史上许多其他君主,他们虽然也有过这样的愿望,但唯独朱元璋真正付诸实践,将这一目标转化为了现实行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真正致力于全国范围内解决穷人无家问题的皇帝。

标签: 商朝政治制度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