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明朝那些事儿百科徐光启的小站稻田奇迹(图)

0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津南地区的小站稻田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故事节点。这个故事可以追溯到宋、辽时期,当时何承矩提出了在“缘边”(今津南一带)屯田种稻的想法,这个想法最终得到了宋太宗的支持并实施。随着时间的推移,元代继续了这种模式,并在明代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明永乐二年,朱棣派遣功臣亲兵大批移民开垦稻田。弘治元年,丘浚进一步提出华北滨海平原皆可广行水利化斥卤为良田。在万历二十五年的春天,一项名为“天津开田”的项目被提出,由于地处胶河水淡之地,可种植嘉禾,因此官方设法招募民众进行垦荒工作,并给予印照,让他们自备工具和本钱来种植,每亩收成后三年方可缴税。

此后的汪应蛟任天津海防巡抚,他看到葛沽、白塘口等地的大片荒土,都说这块土地因为碱性而不可耕作。但汪认为只要有水利,就能使土地变得肥沃。他在万历二十八年,在白塘口、葛沽两处引领民众实行军垦民种5000余亩,其中2000亩是水田,每亩最高收获四五石。此后陆续开发了津南各处屯田,以江南围田耕作方法进行。

这种围 田方式以“求、仁、诚、足、愚、食、力、古、所、高贵”10个字命名,被称为“十字围”。围 田格局是面临河岸,一面开渠,与河水相通;深广各一丈五尺;四面筑堤防止洪涝;堤高厚各七尺,还有中间沟渠设计,使其条分缕析。“十字围”均建于海河右岸的地周周环主干渠挖至5米深,有助于排涝降低地下水位减轻土壤盐分,同时利用海河潮汐灌溉和排放尾水,使土壤盐碱性降低。此方法适用于低洼及地表水丰富地区种植稻谷。

徐光启作为杰出的科学家,因修《历书》遭朝臣不满,便托病前往天津。在那里,他先后四次参与屯田活动,从万历四十一年至天启元年,将开垦与改造盐渍土的心得总结入《农政全书》中。徐光启初抵达时,大面积稻 田荒废,但他却看出其中潜力。他购置20顷荒 地,用优良南方稻 种子结合现有的技术,不断试验,最终成功提高产量。这背后的秘诀,是他采用了一般性的轮作制度,即棉花和粮食交替种植,每隔几年的轮回,以保持土地肥沃,并消灭病虫害。此外,他还研究了因地制宜施肥的问题,对当时农业生产产生了重大影响。

随着后金对辽东加紧争战,大批难民流向京师,天津成为重要战略要塞,其意义再次凸显,再度出现屯田热潮。当张慎言提议天 津屯 田计划时,该区域被视为沃野千顷,可以大量开发。不久之后卢观象又开始新一轮的开垦工作,为官、私人或军队都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管理策略:官营耕作雇佣劳动者,而将收入的一部分归还给政府;佃户自愿但缺乏资本,则由政府提供牛马和器具等待收获;自由农民则自己投资并获得更多收益;军队成员则每人负责4亩土地得到2石粮食作为月费补贴。而最后一种方式是通过祖宗留下的卫军团体来经营,这些团体通常拥有50-100亩土地,他们每年的收入17%归国家所有用以支撑国防费用。

董应举也上奏朝廷关于如何最大限度利用这一资源,最终被准许管理整个从天津到山海关的大规模屯务。他组织流离失所的人们进行划分,把购买来的12万余亩闲置农场转变为18万多亩有效耕地,并且仿效之前成功经验,在这些新打开的小站稻园里应用同样的技术,以创造无尽丰收。而卢观象甚至试图通过建立"屯学"这样的教育机构来培养人才,让学生们学习耕作技巧并获得秀才资格,这样做既能增强国家财政,又能提升士兵素质,使他们能够完成更多实际任务。结果,“昨日六百亩,如今已扩展至4000多 acres”,整个景色都像江南一样繁荣昌盛。

标签: 商朝政治制度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