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利玛窦与徐光启的合作,让我们对他们巧妙运用稻作技术深感诡异。清代之前津南地区的小站稻种植,得益于屯田种植的基础。早在宋、辽对峙时期,何承矩提出了在“缘边”区域屯田种稻,而宋太宗则赞同了他的奏议,并派他实施这一计划。此后,在元代和明代,这一做法得到了更大发展。
明永乐二年,大批移民被派到津南开荒种稻。而弘治元年,丘浚提出华北滨海平原皆可广行水利化斥卤为良田。万历二十五年春,当地官员推动了天津开垦,一片荒芜的土地变成了丰饶的农场。
汪应蛟任天津海防巡抚时,他发现葛沽、白塘口等地的土壤因盐分过高而不可耕作。他认为,只要有水,就可以肥沃,因此在万历二十八年,在白塘口、葛沽两处实行军垦民种5000余亩,其中水田2000亩,每亩最高收四五石。这一方法不仅提高了产量,还减轻了土壤盐分,使得低洼及地表水丰沛地区适合使用“十字围”之法进行植稻。
徐光启作为杰出的科学家,他通过修编《历书》,却遭到朝臣反对,最终来到了天津。在这里,他见证了一片荒废的大面积稻田。他分析说,“此土本非佳境”,但只要有正确的灌溉措施,便能成为良田。他采用江南围田耕作办法,并引入优良南方 稻种,同时利用海河潮汐进行灌溉。这一方法极大提高了产量并改善了土壤质量。
随着后金侵扰和百万难民涌入关内,天津再次成为重要的屯田基地。张慎言提出了屯田奏议,并总结出五种不同类型的开垦方式:“官种、佃种、民種、三军種以及屯種”。这些方法各有其特点,但都旨在增加国库收入并促进社会稳定。
董应举获准经理天津至山海关屯务,他购买大量闲置土地并仿效汪应蛟之法,在周边地区建立起繁荣昌盛的大型农场。左光斗委托卢观象试办“屯学”,既培养人才又提供经济收益,这项政策取得巨大成功,以至于人们争相参加,如流水般涌入。
最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创新的时代,那里的士兵们不仅是战斗者的角色,也是农夫,他们将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为国家带来了丰硕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如何通过创新农业技术来改善环境,从而实现生产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