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之前津南地区的屯田种稻,为小站稻的种植奠定了基础。早在宋、辽对峙时,曾任沧州节度副使而“实专郡治”的何承矩,率先提出在“缘边”(今津南一带)屯田种稻,宋太宗赞同何承矩的奏议,命为制置河北缘边屯田使,实施屯田。元代,于直沽之沿海口一带,继续屯种。
到了明代,屯田得到了更大发展。明永乐二年(1404),明成祖朱棣派功臣亲兵,大批移民到津南开荒种稻。弘治元年(1488),丘浚又提议,将华北滨海平原皆可广行水利化斥卤而为良田。万历二十五年(1597)春,由户部奏请天津巡抚万世德引入新法:查得天津沿海一带胶河水淡,可树嘉禾,并谕远近军民人等各自备工本尽力开种,以官给印照世为己业。当地农民将其视作自己的产业,只要成熟三年后方许收税。
转眼间,又有汪应蛟任天津海防巡抚,他见葛沽、白塘口诸田尽是沙土,不适宜耕作。但汪认为,只要能引来水源,这些土地就可以成为肥沃的农业宝地。他于万历二十八年,在白塘口、葛沽两处募民实行军垦民种5000余亩,其中水田2000亩,每亩最高收四五石。此后,他陆续开发了更多区域。
当时所采用的耕作方法称为“十字围”,以江南围 田耕作办法进行。一面滨河,一面开渠,与河水通深广各一丈五尺;四面筑堤防止水涝高厚各七尺;中间沟渠之制条分缕析。在这类型的围子中,“十字围”均建于海河右岸的地周围主干渠挖至5米深,以利排涝和降低地下水位,从而减轻土壤盐分利用潮汐灌溉和排出尾水,使土壤盐碱成分降低。这一种方法适合低洼及地表水丰沛地区植稻。
清代诗人华长卿有《十字围》诗:“河水澄清红稻肥,田间燕子双双飞。葛沽遥接贺家口,土人相传十字围。”
徐光启因修历书,为朝臣所不满,便托病前往天津。在此期间,他观察并总结了许多经验。他发现,当地的大面积稻田荒废,但他相信这些土地潜力巨大。他购买20顷荒 田,在其中引入优良南方稃穗 稍量施用粪料,即可获得丰收。此外,他采用了一般性的轮作制度,让高仰角度的土地每两年交替栽培棉花和糜食谷物,这样既节约用 水又能提高农产品产量,并有效控制病虫害。
徐光启还研究改造盐碱性土壤,对因地施肥持重要看法。他分析过往由于洗去过多,因此初期不宜栽植粮食,而应逐步改善土质,最终成功将南方的小麦、大米移植到北方,同时也促进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改革,如节约用 水、治理盐碱以及改良其他农作物品种。
随着战乱不断发生,无数难民涌入京师和辽东地区,有必要再次推动封建统治者的注意力关注到屯垦事务上。在这一背景下,再次出现了重振镇宁热潮。当时,有个名叫张慎言的人提出了关于天津屯垦的事项,其中包括在静海与兴济之间的一片沃野,可以被开垦用于耕作。而卢观象则通过实际行动证明这种想法是可行性的,并且他的试点项目很快取得显著效果,被朝廷认证并扩展至更广泛的地方。
此外,还有一名官员董应举,也因为他对该地区景色美丽及资源丰富的描述,以及他对于如何管理这个地方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心得,被授予负责管理从天津一直延伸至山海关的一系列事情。这场活动极大的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并创造了一些新的文化现象,比如设立学堂让流离失所者学习技术,同时提供他们进入政府机构工作或考取学位机会作为回报,他们能够获得武生衣巾赋予他们100亩土地,每个季度必须生产1石粮食作为租金。如果他们表现优秀,还可能晋升秀才名额,或继续留在学校待遇更佳机会。如果成绩突出,他们甚至可能考取举人或进士资格,从而获得更高级别的地位与权利。而最终结果显示,“六百亩变成了4000多亩”,环境变得更加繁荣昌盛,就像江南省一样美丽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