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程之所以投靠后金,背后的故事与明朝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相连。他的身份虽为汉族,但他所受的压力和家族的荣耀使他在关键时刻做出抉择。从沈阳县学秀才到清初文臣首领,他的人生轨迹与满洲四朝元老并行。
一、范文程的选择——对辱没先人之声名的一种解脱
作为范仲淹之后人,范文程承受着巨大的道德压力。他曾祖父担任兵部尚书,因与严嵩抵触辞官;祖父沈阳卫指挥同知,家道中落的情况下,他年少聪颖好读书,对文章有强烈领悟力。万历四十三年考入沈阳县学秀才次年奔丧,正值努尔哈赤宣布决裂大明建立“大金”。被努尔哈赤部队掠走降民后,被发现识字且显赫家世,因此得以活命,并在皇太极继位后成为重要谋臣。
二、 范文程的贡献——参与军国重事上阵杀敌下定策
多次在战场冲锋陷阵,是皇太极不可或缺的心腹幕僚。在洪承畴降服时,其辩才坚定了归降者心。此后内阁大学士,在崇德元年晋升,对国家机构改革和完善有话语权,每当研究重大问题必问:“范章京知否?”即使病倒,也要等康复再进谏。
三、隐忍推出“入关论”——关键战略转折点
然而随着皇太极猝然去世,仕途骇浪袭来,即使面对奇耻大辱也不见反应。多尔衮摄政期间尽管不放心,但仍维护小皇帝顺治立场。当李自成大顺政权灭亡消息传来,更是断言可以一战破之,“入关论”果然成功引发了全面入关,从而改变了历史走向。
最后因请求退休被加封太傅兼太子太师,最终病卒于康熙五年,被誉为“元辅高风”,甚至比作张良刘伯温。在评价自己时说“我大明骨,大清肉耳”,预示着将掀起巨大争议早有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