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登基后大肆杀戮功臣,几乎将所有旧日战友斩尽杀绝,只有信国公汤和幸免于难,其背后的故事又是怎样一种奥秘?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河中,历朝君主对待功臣的态度往往充满猜忌与刻薄。明代的朱元璋尤其如此,他在即位之初,便开始了大规模清洗旧有的功臣,以确保自己的江山稳固。
据说,无论是先立太子朱标,还是后来立太孙朱允炆,都被认为性格偏软,不足为虑,因此为了防止未来出现像陈桥兵变那样的变故,朱元璋决定先下手为强,一举消除潜在威胁。
有一次,太子进谏说:“陛下您杀大臣杀得太多,恐怕会伤了君臣间的和气。”但朱元璋并未直接回应,而是在第二天,将一根荆棘扔在地上,让太子去捡起来,并解释道:“这根荆棘你拿不起来,我替你将刺磨干净了,不就是好吗?现在我所杀的人,是为了你将来的福祉。”
汤和本人,也曾经历过极大的危险,但他因机警自律而幸存。他早年与朱元璋同属郭子兴麾下的部下,比朱元璋还老资格。在关键时刻,他率先承认朱元璋的领导地位,这份功劳,被后人记载且由皇帝亲口承认。
然而,当其他同等条件的人都被封为公爵时,汤和却只被降封为侯。这并没有让他感到怨恨或发牢骚,而是一如既往地忠诚侍奉皇上,并及时向皇上作出诚恳而深刻的自我检讨,最终获得宽恕,并几年后才再次进封为信国公。
汤和识趣迎合皇帝的心思,以此来保护自己。他主动解除了军权,与其等着“杯酒释兵权”,更快些自行退出政治舞台。最终,在众多高级将领中第一个自请解除军权,并得到皇上的赞赏,即拨款造房,让他衣锦还乡,从此低调做人,不结交地方官员,只贪图享受生活,从不参与国家大事,使得甚至连监视他的耳目也放松下来,最终以七十岁高龄逝世,是明初少有的能善终的老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