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1442年—1510年),字伯温,号云谷老人,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数学家。他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祖籍浙江绍兴。
刘伯温早年考中秀才,后因事被迫隐居。他的诗文学问深厚,被誉为“文章圣手”。他在文学上尤其擅长写古体诗,如《游园不值》、《山行·思无限》等,这些作品至今仍广为流传。
1506年,刘伯温被推荐担任太仆寺少卿,但他拒绝了官职,不愿意参与朝廷斗争。在此期间,他继续致力于研究数学和天文学,对圆周率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三角法”、“六十四卦”等理论。
1510年,刘伯温去世时,其遗书有《古文辞类宝》,这是一部集古文辞典之大成的大型文献学著作,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词典之一。他的死讯震惊全国,他的一生留下了丰富的人格魅力和巨大的精神财富,为后世所景仰。
后来,由于刘伯温对儒学、道教以及佛教都有研究,对这些宗教文化有着深刻理解,因此人们将他尊称为“三教合一”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影响了后来的许多哲学家和文化工作者,如李贽、王阳明等人的思想发展也受到过他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