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代时期,有一位儒生到达官贵人的家里做客。在这位达官贵人的书房里,儒生见到了一个精美的玉制品,上面雕刻着一只捣药的小兔子,形象逼真,看起来既可爱又让人赏心悦目。主人当然视这块玉为珍宝,不愿意轻易放手,因此他借口带领众宾客参观其他的宝物,以此来掩饰那块美玉不翼而飞的事实。
然而,当众人围绕着寻找失窃的玉时,那个贼儒生却始终保持冷静。他知道自己被发现后将会遭受严厉惩罚,所以他必须想出一个巧妙的逃脱之计。这时候,一名小书童突然提出了一个绝妙主意,他建议主人带着宾客去后花园看荷花。这个计划似乎平凡无奇,但实际上,它正是小书童设计的一个陷阱。
当宾客们在荷塘边欣赏荷花的时候,小书童仔细观察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些可能藏有偷窃工具的人。他注意到那个摩挲过美玉的手指上的鼓囊之物,并迅速抓住了那个贼儒生。原来,这个儒生就是窃取了主人珍贵宝石的人。
小书童询问这个儒生的腰间鼓囊中的内容,说:“先生,您腰间有什么东西吗?我家主人非常喜欢收藏天下奇珍,您如果私藏宝物也不肯拿出来给大家看看,是不是有点不合理?” 儿子的直言让那个秘密隐藏得久已无法再继续保留的心思也就自然浮现出来了。
尽管如此,那位贼儒生还是坚持要把那块美玉归还给原主。但他解释说,他这样做是因为他的母亲患病急需钱财治疗,无奈之下才不得不采取这样的行动。而且,他请求不要将此事向外界泄露,因为他的尊严和名誉都将因此受到损害。
最终,达官贵人接受了他的解释,不仅没有对他进行处罚,还赠予了他那块珠宝,并资助了一笔金钱,让他能够照顾母親。此事至此被埋藏于尘埃之间,而那个曾经为了救母而犯错的年轻人,也因这一切而成为了一个更加坚强、有责任感的人。在未来的日子里,他用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最终考上了状元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学者。多年以后,当这个成功学者的儿女满堂时,他特意带着他们回到了当年的那座豪宅,在那里向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致以深深的敬意,并重新归还了那份永远不会磨损、永远纯洁的心——“汝心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