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动荡时期,胡雪岩在杭州设立了“胡庆余堂”药店。一般来说,在战乱之中开药铺并不赚钱,因为伤病频发,但民众往往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药物。然而,胡雪岩依然选择了这个看似不赚钱的生意。他命令旗下的钱庄分支机构另辟蹊径开设药店,无论有无资本都提供服务,甚至白送药。这一举措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赞誉。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行军士兵,胡雪岩与湘军、绿营等军队达成了协议。虽然需要投入资金,但他负责采购原料并加工成金疮药、诸葛行军散等常用医材,这些都是士兵随身携带的必需品。这种安排深受士兵欢迎。
除了免费为老百姓和士兵看病,对于赶考的人们也慷慨解囊,一一送去一些免费的药物。此举获得考官和候试学子的高度评价,并有人特意向胡雪岩表示感谢。
人们可能会问,为何胡雪岩这样做?答案是,他所送出的主要是成本低廉却效果显著的药品,如金疮藥及诸葛行軍散,這種策略使得“胡慶餘堂”的聲名迅速傳開,而當人們接受這些免費藥物後,不由自主地想回報,因此大量人群主動前往其商鋪購買或存款,使他的生意瞬間熱鬧起來。
此外,由於他的善舉獲得清朝政府肯定,他其他生意自然也得到政府各部门官员关照。在贪污盛行的大环境下,这是一份难以置信的事实,从这一点来看,胡雪岩这样的投资非常理智。而对于那些即将科舉考试的人们而言,此举也是高明之举,因为科舉制度是选拔国家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多数未来官员都是通过这条道路走上仕途,而对他们的一份关怀,也为未来的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