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沈束风声中之清唱囚禁十八载(图)

0

在明代的政府架构中,有一个言官体系。言官由御史与给事中两部分组成,御史供职于都察院,是朝廷的耳目,在都察院之外,还有一个与六部(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户部)相对应的建言、评价与监察系统,叫六科,给事中供职于六科。言官的官阶不高,但职责重要而神圣,其中首要职责是“规谏君主”,对皇帝与内阁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明代言官数量很大,他们在规谏君主、权奸方面起到过重要作用,犯颜直谏、不惜陈尸庙堂的耿介之臣是层出不穷,而受到的酷刑也是当代人很难想像的。皇帝处罚言官,重的是杀戮并陈尸街头,次等的是长期监禁,在诏狱中受尽折磨,最幸运的是贬官削职,老死家乡。

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天空出现彗星,被称为扫帚星,由南京御史冯恩上疏指出,这三颗不祥之兆就是内阁大学士张璁和方献夫,以及右都御史汪宏,要想除去天上的扫帚星,就必须先除朝廷中的扫帚星。但嘉靖帝看后勃然大怒,将他逮捕关入诏狱,并差一点死于廷杖。

同样遭遇牢狱之灾的是浙江会稽人沈束,他任礼科给事中时年31岁。在俺答进犯大同时,上书指出严嵩冒滥或悻蒙忠勤反捐弃,这何以鼓励士气激发军心?但触犯了嘉靖,对俺答首鼠两端战和不定的对策,便将他投入诏狱,不久刑部奏请复职,但每加码其罪至最重者即再次判决,其妻子张氏带着未圆房的小妾潘氏送饭十八年。

此外,一位名叫冯恩的人也被投入诏狱,他的一句话:“难道罪人也有喜事吗?”使得他得以释放。尽管如此,对话路仍旧没有遏制,即便是用廷杖打死十七人罢免二百多人的方式,也无法阻止进谨意志强烈的人继续前行,如太仆卿杨最和御史杨爵,他们因不同意朝政而被关入诏狱甚至遭受死亡。此类事件频发,使得长时间监禁成为一种常态,如沈束所经历的十八年的牢狱生活。

最后,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使用新招式如长期监禁还是之前那种暴力手段,都无法真正遏制言路,最终只能让那些坚持正义的人不断地付出生命和健康。而这种情况直到海瑞准备好了棺材才敢于向皇帝提意见,为后世留下了一份深刻印象。

标签: 商朝政治制度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