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的眼光下,皇帝不仅是一种历史上的角色,更是一个职业。这个职业要求极高,且只有少数人能够精通,因此,对于如何培养和教育皇帝这一职业者,成为了一大课题。传统文化课程,如四书五经,由名家硕儒教授,但实践环节则面临着挑战。不能让退休的皇帝短暂回归来指导预备役皇帝的实际工作。不过,有些前任皇帝却想出了创新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编写了当皇帝的案例教材,以古代为鉴,用以学习如何更好地履行这一职责。
明代宗朱祁钰就编写了《历代君鉴》这本教材。这本书由林文等臣僚于景泰四年(1453年)预修而成,并在明宣宗宣德五年(1430年)的基础上完成。在职的皇帝自我学习这样的教材,或许有些奇怪——虽然活到老、学到老是常见的一句俗语。但尽管如此,这位代宗皇帝确实有些特别。
明代宗朱祁钰曾经担任过谦保卫北京,在夺门之变和英宗复辟中扮演关键角色。他作为宣宗第二子,当兄长英宗被俘后,被推上了 throne。他虽然没有接受过正式的宫廷教育,却迅速适应并展现出想要干好这份工作的心态。他重视忠诚之士,并在第四个月发布命令,编制了《历代君鉴》这本快速入门手册。这本手册深受他满意,他对参与编撰的人物如左春坊左谕德兼修撰林文给予升迁,从而显示出他的满意。此时,即使他不知道将要面临英宗复辟带来的逆境,他还是有着提升自身职业技能与修养愿景。
《历代君鉴》的内容庞大,每卷都包含若干位历朝历代代表性的领导人的事迹,每一位领导人的故事都会讲述其特定的职业能力。由于时间紧迫,该书采用了摘抄编辑现有历史文献的手法,比如宋仁宗的事迹主要摘自《续资治通鉴长编》。每一段历史,都会标注“善可为法”,提醒后来的领导人学习前人的经验。此外,还附上了史家的评价,使得该书成为了一个典型的情境式教学材料,为那些希望掌握此类特殊职业的人提供了宝贵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