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明朝16位内阁的名字又是谁呢他们的特点及成因又是什么

0

明朝内阁制简介:明朝内阁的特点是什么?明朝内阁是如何运行的?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

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权力逐渐增大,后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不固定,一人至七人不等,多自称“阁部”。起初,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但到明仁宗、宣宗时期,其地位日益受尊崇。

夏言、严嵩等在世宗中叶执掌内阁,其地位达到宰相之列,可以压制六部。首席大学士有票拟权,但必须依赖内部太监送达批红。张居正结合冯保显示出首辅与宦官合作的大政能手。

明朝内阁制形成时期长且始终未取得法定的地位,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内阁与皇权矛盾重重,又始终屈服于皇权的重压下。

内阁受制于司礼监,矛盾深刻但又不得不走司礼监的路子。

内阁与六部经常互争雄长,矛盾重重。

综上所述,有明一代虽然存在过张居正这样的显赫人物,但总体来说,内阁对抗宦官干政效果有限,对抗六部则更是难以取胜,最终导致了宦官势力的抬头和政治腐败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废丞相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他想要确保自己的绝对统治,而不是为了真正建立一个平衡和有效的政府制度。

标签: 商朝政治制度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