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回想起那些历史时光,宋朝的辉煌便如梦似幻地浮现在我的眼前。从版图面积上说,尽管北宋时期仅有280万平方公里,但在明朝永乐年间,国土面积却接近新中国的大小,为997万平方公里。从军事实力来看,明朝无疑强大于宋朝。但是,从经济角度分析,明朝的经济水平显然低于宋朝。
据统计,当时的人口规模已经达到1亿多人,这些人口支撑着一个繁荣的社会。当今历史学家漆侠等认为,在两宋统治期间,我国经济和文化发展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与欧洲相比,也是当时国际上的强者之一。根据麦迪森所做的研究,如果用1990年的美元计算,那么赵匡胤时代的人均GDP为450美元,而到了末期则高达600美元。这说明了宋代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在商业方面,宋代发展得远超农业,因为赵匡胤对地主兼并采取了一种不干涉政策,因此在有宋一代,不同于明初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的情况下,对农业而言,是低于明朝。而由于严重的地主兼并,使得许多人变成了手工业者,这推动了商业的大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金属货币供不应求,便出现了纸币,并极大促进了经济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唯一全面取消宵禁政策的 朝代,在夜市方面发达程度令人瞩目,而且全国范围内商业城镇数量远超过唐朝,即使唐朝版图更广泛,但其对商业态度淡漠,因此城镇数量无法望其项背。而作为保护费向周边国家收取的手段,使得 唐 朝能自给自足,而对于不断交纳保护费的心理压力,加速了以经济手段搜集财富成为必需。
再来探讨一下明朝的情形,我们发现,其人口总数并不及宋代,再加上幅员辽阔导致的人口密度较低,所以自然产生了较少数量的商业城市。不过也有一些富裕的地方集中在江南地区。此外,对于手工业和艺术创作并未给予足够重视且限制应试制度,使得这些领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晚至晚明时期,由大量流离失所之农民、技术进步引发的手工业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但整体水平仍然落后于古典鼎盛时期。另外执行海禁和宵禁制度,也进一步限制了海外贸易和夜市活动,比起那自由放纵、繁华景象如歌般绘声绘影的小小都市生活,无疑更加让人们怀念那丰饶而又自由奔放的一幕幕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