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明朝初期对军事制度进行了改革,简化了原有的结构,将京城的禁卫军分为48个卫所。为了加强皇权,他创立了12个亲军卫,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锦衣卫。锦衣卫由指挥使领导,这位官员通常是皇帝的亲信武将,而非太监。与其他朝代的禁卫军不同,锦衣卫拥有“巡查缉捕”的特权。这一职能的扩大得益于明朝前两代皇帝朱元璋和朱棣出身寒微,他们通过武力夺取江山,因此对维护皇权有着特别的情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锦衣卫的地位日益巩固,其指挥使利用职务之便,不断制造政治斗争和冤狱,以此作为个人升迁的手段。在明成祖时期,有纪纲这样的指挥使,他四处搜捕异己,对全国上下造成恐怖统治。在北镇抚司大牢中,无数无辜者被关押并遭受酷刑。
一次偶然机会下,宰相宋濂因诗句中的早起表示劳累,被误解为不满上朝而受到皇帝责难。这一事件凸显了锦衣卫势力巨大且不可触犯。除了“巡查缉捕”,锦衣卫还有另一项著名职能——“执掌廷杖”。廷杖是一种严厉的刑罚,用以惩罚违反礼仪的大臣。一旦某人触怒了皇帝,便可能被判处廷杖,在午门行刑过程中,由司礼监掌印太监和锦衣衛指揮使监督执行。如果受刑者的双脚呈八字形张开,则可留活命;否则,只有一条死路。此外,还要用布袋摔打受刑者,使其损失生命或半条命。
这种极端残酷的手段对于士人来说既肉体上的痛苦,也是精神上的折磨,但却成了追求绝对控制的一种手段,为何这类暴行持续发生?答案在于皇帝与他们之间复杂的心理游戏,以及他们彼此间互相利用、猜忌的情绪波动。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每一个行动都伴随着生死威胁,每一个错误都可能导致灭族,从而构建了一场持续不断的人性悲剧。而这些都是由于一种特殊的情感:恐惧——人们为了避免死亡和灾祸,而选择屈服于这种极端压迫形式。这一切,都源自于那最初建立起来用于仪仗和礼仪服务的小小部队,它逐渐演变成了一支力量无比、专制至极的秘密警察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