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画像。
皇二子胤礽,生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因系孝诚仁皇后所生,为嫡长子。从一岁多的婴儿时就被立为太子,但在康熙四十七年九月被废;四十八年,复立;五十一年十月,再废,并受禁锢;雍正二年卒,追封理亲王,谥号密。
皇三子胤祉,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母荣妃马佳氏。允祉博学多才,是乃父学术上的得力助手。在康熙征葛尔丹时,他领镶红旗大营。21岁,被封为诚郡王;次年,被降为贝勒;32岁,被晋升为诚亲王。当雍正即位,他命胤祉守护父亲的景陵。但不久后,在雍正八年的某个时候,他被夺爵并囚禁。他在十年的某个时候去世了。
皇四子胤禛,也称乾隆帝,是最著名的一个。他出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和孝恭仁皇后的婚姻中。在他20岁的时候,他被封为贝勒,在31岁的时候又被晋升为雍亲王。当他的父亲驾崩后,他继承了帝国的宝座,即位成为清朝第六位君主——雍正帝。
皇八子胤禩出生于康熙二十年的某一年,其母是良妃卫氏。当他还是孩子的时候,由他的哥哥、早逝的兄长胤禔之妻惠妃抚养。人们评价他说:“心性好,不务矜夸。”因此,当时很多人都觉得他非常优秀。不久之后,在17岁那一年,就因为这些优点而获得了贝勒的地位。此后,一直担任内务府总管事宜。但由于争储位问题,最终失去了这个地位,并且遭到了拘禁。而当他的弟弟恢复权力时,又重新成为贝勒。然而,当雍正登基之后,因为其结党妄行等罪行,而削除了他的王爵,并将其圈禁起来,还削去了宗籍,更改了名字,让其名叫阿其那。
同样地,其他兄弟们也各有各的事迹,比如:19岁的小伙子的23国公军功卓著,对抗准噶尔部落起着重要作用,但因为违法肆行与允禩等结党营私而遭到处罚。一时间,他们之间充满了各种政治斗争和家族纠葛,这些事件影响深远,对他们以及整个家族产生巨大的冲击,最终改变了一生的轨迹。不过,无论如何,这些历史人物都是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留下了一段段难以忘怀的人物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