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生前极力倾心培育的两位人物,分别是嫡长子甘麻剌和嫡三子铁穆耳。两人各有所长,令忽必烈难以立即决断继承人,生前并未明确指派。但朝中宗王贵戚及臣子们都清楚忽必烈的心意:要从这两位兄弟中选出一位作为帝位继承人。在这种情况下,汉臣依循中原皇室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倾向于推举嫡长子的甘麻剌为新君。而真金的太子妃阔阔真则更偏爱年幼但机敏过人的铁穆耳,并力主其成为下任皇帝。蒙古宗王们对于此事持有不同意见,一时间谁将登基成为了一个无法解答的问题。最终,由于阔阔真的影响力和提议,让兄弟二人进行公开诵读祖先训谕,以胜者为皇,这个决定逐渐获得了广泛支持。当时年纪较大的甘麻剌因为口吃而在竞赛中不利,最终铁穆耳在1294年顺利登基,被尊称为元成宗。
在忽必烈统治期间,他对蒙古帝国四分五裂的情况感到不满。他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但遭遇了来自窝阔台汗国海都汗和察合台汗国笃哇汗的反抗,他们拒绝承认忽必烈的蒙古大汗地位。这导致了外部压力的增加,同时也加剧了内部矛盾。此后,不断发生西北地区的事端,使得元朝面临着严峻挑战。直到元成宗上台,他采取了一种不同的策略:停止对外扩张,而是集中力量解决国内问题,并亲自率军打败了海都与笃哇的继任者哇、察八儿,从而使整个国家再次团结起来。
然而,在他的晚年,由于酗酒恶习产生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加之他坚强毅力的戒酒努力,最终未能完全摆脱身体上的困扰。在不到40岁就病重的情况下,他开始越来越多地交由皇后卜鲁罕处理政务。不过卜鲁罕却利用自己的权势,与朝中的色目官僚勾结起来排斥汉族官员,从而导致朝政日益混乱。
最终,在1307年的某个时候,大都(今北京)玉德殿内,铁穆耳·阿勒坦·哈那(即元成宗)因病去世,这段生命仅仅持续了四十二载,其死去留给人们无尽的思考与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