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今日关注郑苹如的物品展览

0

郑苹如简介:中统情报员

郑苹如,1918年出生于浙江兰溪,汉族。父亲郑钺是一位元老级的人物,他在日本留学期间结识了木村花子,这位母亲后来改名为郑华君。在家庭教育和文化氛围的熏陶下,郑苹如从小聪明过人,她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还会日语,这对她将要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

抗战爆发后,郑苹如毅然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她以其卓越的日语能力和良好的社会关系加入了中统,在上海沦陷区担任地下工作。她的美貌和高贵气质使她成为当时上海滩上最有影响力的画报《良友》的封面女郎。

作为一名中统情报员,郑苹如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进行反间谍活动。她曾经与日本首相近卫文磨派到上海的代表早水亲重攀上了关系,并通过他介绍结识了近卫文磨的儿子以及华中派遣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等人。这让她得以接触到许多高级官佐,从而获取了一定的情报。但她的计划最终未能实施,因为政府没有重视她的信息。

然而,当汪精卫政权在上海设立特工总部,并且丁默邨这个原军统第三处处长因被李士群撮合而投靠日伪,对抗战产生破坏作用时,中统决定制裁他。他们选择了“美人计”这一手段,即利用丁默邨对美色的弱点,用一个假想的情感纠葛来诱杀他。

第一次行动失败后,由于张瑞京被捕,他们重新策划第二次刺杀,但又因为李士群的一番交情,最终还是无法顺利执行。直到第三次行动,在静安路、戈登路西伯利亚皮货店,那个地方并不是预先约定的地点,这让丁默邨松懈下来。在那个紧张的心跳之际,他突然冲出店铺逃走,而狙击人员却因为没有得到充分指示,没有及时射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目标消失在人海之中。

尽管这次暗杀行动失败,但郑苹如并未放弃。她继续与丁默邨保持联系,一方面是为了完成任务,一方面也是由于内心深处的情感纠葛。当她再次被扣押时,她坚称自己只是为情所困,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为了政治目的才参与此事。这一说法虽然不可信,但也显示出她对于自己的行为有着复杂的情感态度。

最终,在汪伪政府的一个人的坚持下,她秘密被处决于沪西的一片荒地,上吊身亡。这一事件成为了当年的重大花边新闻之一,也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传奇故事。

标签: 商朝政治制度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