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肃侯——在南、北边境、漳水和滏水之间筑起长城的守护者
赵肃侯,嬴姓,赵氏,是赵成侯之子。他的父亲在位时,将他立为太子。二十五年前(公元前350年),赵成侯去世,他与兄长公子赵緤争夺君位,而后者的失败导致了逃亡至韩国。在这之后,太子即位,成为著名的历史人物——赵肃侯。这段时间里,他展现出卓越的领导力和战略眼光。他夺取晋君的封地端氏县,并将晋君迁往屯留。此外,在阴晋会见魏惠王时,他展示了外交手腕强大的一面。然而,当内乱爆发并威胁到国家安全时,他迅速采取行动平息叛乱,最终成功击败了造反的公子。
四年的征战中,他不仅参与朝见周显王,还派兵攻打齐国并取得胜利。在随后的几年里,他继续扩大领土,同时也面临着内部挑战。当他下令修建寿陵并开始修建长城以防御北方威胁时,这进一步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而在遭遇齐、魏联军侵扰时,他果断决定挖开黄河大堤放水淹灌敌军,使他们不得不撤退。
尽管在晚年的战争中失去了蔺地,但他依然被誉为一个英勇无比且对国家有着深远贡献的人物。通过他的努力,不仅加强了国家防御,也奠定了后来的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