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后,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屠呦呦如同心怀梦想的先锋,坚定地迈向科学殿堂。她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用古老的中医药,促进人类健康,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分享到它的好处。自己一辈子想的,就是老老实实把科研做好,把课题做好,希望把青蒿素的研究做得更深入,开发出更多药物来,造福更多人,这也是我自己的兴趣所在。”
2015年,她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并随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但对这些荣誉和成就,她从未刻意追求;她只愿避开那些繁琐而不适宜的事务。
九十高龄依旧,对于青蒿素,她的心思还是那样执着。历经曲折艰难寻找,那个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大礼物,是由屠呦呦亲手带回来的。
1969年的那一天,当她了解到全国性大协作项目——“523”任务时,一场与疟原虫赛跑、抗击疾病阴影的大冒险即将展开。在这项任务下,她翻阅了无数古籍,为解答如何找到抗疟新药而努力探索。她没有放弃,在2000多种内服、外用的方剂中寻找答案,最终,在《神农本草经》、《圣济总录》以及《温病条辨》的篇章里发现了一线光明——关于青蒿抗疟的一段记载。
经过190次失败尝试之后,即将放弃时,却有了突破性的发现。当年10月4日,在那个充满挑战与疑惑的小实验室里,有一个决定性的瞬间——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终于显示出了100%抑制率。这一发现震撼了整个团队,也激发了一种新的信念和决心。尽管过程充满困难,从沸点只有34.6℃提取到临床上应用,每一步都是跨越重重障碍,但她的毅力和坚持最终成为了胜利的关键。
面对新的挑战,无论是耐药性的问题还是如何继续发展 青蒿素这一可能,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前行。屠 呉 奴 的 话语 中 含 有 对 未 来 科 研 工作 的 不懈期盼 —— “ 我 寄 希 望 在 年轻 一 代 , 祝 愿 他 们 超 越 我们, 为 人 类 创 造 一 个 更 加 美 好 的 明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