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末年的王世充,字行满,本姓支,是西域的胡人。出生于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因军功升至兵部员外郎、大业年间任江都丞兼宫监,被隋炀帝宠信。
王世充自幼喜好经史、兵法,擅长法律条文,善于观察炀帝脸色,以此获得炀帝的信任。他在江都宫中掌握大量财富,用以结交英雄豪杰,为日后起义打下基础。在隋炀帝亲征高句丽期间,杨玄感等人起义,他趁机在江都制造玉石雕刻和风景彩画,以此讨好炀帝。
公元613年(大业九年),杨玄感叛乱时期,王世充带领部队平定了吴郡的余杭、昆山、常熟三支起义军,并且坑杀了投降的士兵。同年底,由于谗言,他被授予指挥进攻刘元进,但他利用这一机会收编了淮南兵,这批兵力成为他的核心力量。
公元614年(大业十年),孟让领导的齐郡义军与之对抗。王世充通过诡计诱敌深入,再次取得胜利。此后,他继续镇压各地的小股叛军,被认为有将帅才干和谋略。
公元615年(大业十一年),突厥围困雁门时,王世充带领部队赴救,被授予更高的地位。这一年他还击败了卢明月的残存队伍,并俘虏了数万人。
随着隋朝政局动荡加剧,李密领导瓦岗军不断攻打东都洛阳。617年的七月份,当李密再次逼近洛阳时,炀帝调集全国精锐援助,而王世充被任命为总指挥之一。他率领二万江淮劲卒前去支援,最终在洛口战役中与李密对峙但未能取胜。当时河北起义军窦建德意外地歼灭了薛世雄的大軍,使得整个援救计划陷入混乱之中。
618年的三月份,当宇文化及发动反叛并杀害隋炀帝后,一切混乱加剧。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位名叫越王侗的人被拥立为皇帝,即皇泰主。作为辅政官之一,王世充受封为郑国公,与其他六贵共同治理国家。但是,他们面临着来自宇文化及及其支持者的威胁,以及来自另一方面由李密领导瓦岗军包围中的严峻挑战。最终,在这场政治斗争和战争的大背景下,最终失去了势力并被仇家独孤修德所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