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旦,唐朝的一位恬淡皇帝,他的两次主动禅位,是他一生中最显著的标志。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孙子和唐高宗李治、武则天的儿子,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在他的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达到极致,这个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然而,在他被武则天控制的情况下,大臣和皇子们试图推翻她,并拥立李旦复位,但都失败了,只有甘心做傀儡的李旦幸存。
710年,当唐中宗李显去世后,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合发动“唐隆”,重新拥立了老牌皇帝——他的父亲。因此,被视为继承人的人选就确定下来。而当时年幼无知的小皇帝看重自己的儿子在权力斗争中的卓越能力,就选择让他成为储君。
当太平公主试图通过谣言来改变这个决定时,即便是面对这些挑战,小皇帝也坚定地维护了这个决定。这说明小皇帝非常清楚谁真正掌握着国家大权,并且愿意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个人情感和权利。
后人评价这位恬淡之王,说他甘心做傀儡,为的是培养出像唐玄宗这样优秀的继承人。在两次主动禅位之后,他得以安享晚年,这或许正是“睿”字所体现出的智慧和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