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陵墓的神秘挖掘事件虽然尚未发生,但其陵墓历史上已经多次遭受盗窃。昭陵中著名的《昭陵六骏》浮雕作品之一的“飒露紫”、“拳毛驹”两块被非法出卖到美国,而其他部分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更早些时候,八国联军入侵期间,一些珍贵文物已被国家机关紧急转移以避免丢失。在唐朝时期,由于经济文化的繁荣,许多宝藏在当时就已经被运往安全地点存放。
网友分享图片:李世民之所以选择山为陵葬,并不仅仅是为了俭朴和节约,他还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减少盗墓行为。据记载,唐太宗在文德皇后的葬礼后,就曾撰写一篇文章,其中明确提出:“王者以天下为家,不必将金玉、器皿等物都放在坟墓里。”他认为,以山为陵,无需堆积珍宝,只需用土木材料做成形状,便可达到防止盗贼干扰、减少后人负担的目的。这与虞世南所建议的一致,即“自古及今,没有没有被盗过的坟墓”,因此,这种利用自然环境作为防护手段并非无缘无故。
网友分享图片:延伸阅读:唐太宗在文德皇后的去世后,便根据自己的想法,将其安葬于九嵕山之上,并撰写了纪念碑上的文字,其中提到:“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这背后的意图并不完全是为了俭朴,而是在表达一种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态度,即使是最尊贵的人,也不应该让自己的财富成为他人的诱惑和负担。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一个理想状态,即使有盗贼也会因为没有什么值得偷而放弃,因为这样既保护了自身,又不会给国家带来额外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