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唐朝好驸马揭秘李世民陵墓是否遭盗

0

李世民陵墓虽未被挖掘,但其昭陵历史悠久,屡遭盗窃。昭陵内《昭陵六骏》浮雕中,“飒露紫”、“拳毛驹”两块被贪婪之手劫往美国,而余留者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唐代前期的财富与文化辉煌,在昭陵及其他遗址中依然可见。八国联军入侵时,国家仓促抢走了部分宝藏。

网络配图

延伸阅读:

唐太宗曾倡导俭朴葬制,即以山为陵,不需起坟。在文德皇后去世后,她得以安葬于昭陵。此制度背后的考量在于减少盗墓行为和经济负担。在同年十一月,文德皇后葬礼之后,唐太宗撰写碑文,其中提到:“王者以天下为家,不必将珍宝、马匹、器物都放在坟墓里。”这里并非完全出于俭薄心态,更像是为了让潜在的盗贼放弃而设计。此外,当时的史学家虞世南也曾向唐太宗提出过观点:“自古至今,没有没有被挖开的皇帝墓。”因此,唐初采用山体作为陵寝,并不仅仅是为了节约成本,更重要的是利用自然屏障来防止盗匠入侵。

此番探究,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那些古人对于生命、死亡和财富价值观念的思考,以及他们如何通过建筑和制度来应对这些问题。

标签: 商朝政治制度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