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605年,大业元年,杨侑于东京洛阳皇宫紫微城的怀抱中诞生。自幼聪明非凡,他展现出一位未来君主应有的气度与魅力。在他的生命旅程中,他先后被封为陈王和代王,并领有食邑一万户。
然而,在他短暂的帝位之旅中,杨侑并非真正掌控着国家大权。他名义上是隋朝的皇帝,但实际上仅是一个由李渊扶持的傀儡。直至杨广去世,李渊认为时机成熟,便在618年的六月十二日迫使杨侑退位,自己则宣布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此举降低了杨侑的地位,将其贬官酅国公,让他闲居长安。这段短暂而又充满变迁的历史,也让人不禁思考:当命运的手牌被打乱时,一切如何迅速地逆转?
关于他的评价,有史学家如李延寿在《北史》中这样描述:“恭帝年纪轻轻,却遭遇了一系列困难。一人的失德,让整个国家陷入混乱;四海之内出现了动荡,而外患也接踵而来。南方强盗不断侵扰,而流民四处逃散,无人归乡。不仅如此,即便是天赐百六岁、践行数十年的盛世,也无法避免这样的结局。不过,即便我们想要远离尧、舜两位圣君留下的足迹,也实在太过奢望了。”
随后,隋恭帝杨侑最终在庄陵得到了安葬,其陵墓位于陕西乾县阳洪乡乳台村南500米处,以平地起建,为覆斗形设计,上面已经无存任何建筑遗迹,只留下周长约200米的大型夯土冢,以及西边的一个明显盗洞遗迹,这些都反映出了这座陵墓曾经宏伟壮丽的一面,同时也暴露了它所承受的一系列考验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