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在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即公元626年7月2日)通过玄武门之变,成功篡夺了皇位,是为唐太宗。他的这次逼宫不仅依赖于他手下的精兵悍将,还得益于当时的政治背景和个人能力。在君主制下,父子关系并不如兄弟关系那么紧密,而政敌之间的矛盾往往更为尖锐。因此,对于被迫退位的李渊来说,这场变故是无法避免的。
当然,李世民功绩卓著,他所统治的大唐帝国繁荣昌盛,也使得他赢得了“文王之明”的美誉。不过,即便如此,如果李渊坚持自己的立场,那么身边的人也可能会对其产生怀疑。毕竟,在处理家事时,他们更多的是以臣子的身份考虑问题,而非简单的亲情纽带。
关于李渊是否两耳不闻窗外事,这一点可以理解,但也不能全盘否定。他确实已经退位成为太上皇,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完全脱离了政治世界。他的儿子们仍然活跃在朝堂之上,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他后来的生活虽然平静,却并非一心只顾生孩子。在当时的情况下,一些历史学者认为,尽管有22个儿子和19个女儿,但大多数孩子都是在他之后出生的,因此这个说法也有失偏颇。
总结来说,所谓“一心只顾生孩子”实际上是一种形容其后半生的悠闲生活方式,更不是表述其整个人生态度。而且,在权力斗争中,无论如何都难逃旁观者的目光,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看点,从而构成了复杂的人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