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书法家的有趣小故事苏大椿

0

在重庆市兰亭书画培训中心的悠闲办公室里,苏大椿静坐于一张古旧书桌前,他的身影仿佛融入了这间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墙上挂着他精心挑选的几幅名家作品,以及一些自己不久前完成的楹联、诗句和随笔。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书法艺术深厚的情感,也反映出他个性的独到之处。

1956年,在一个普通家庭中出生的苏大椿,自幼便对文人墨客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追随父亲走进了一所研究生院校,那里的学术氛围激励着他的学习热情。在那里,他不仅学到了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更是找到了自己的专业方向——书法。

大学毕业后,苏大椿没有选择去那些繁华都市,而是选择回到了他的老家,以此来更好地接触与理解传统文化。在这里,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不再局限于流行趋势,而是追求内涵与深度。

2002年的一天,当时任重庆市兰亭书画培训中心主任的大师,被邀请参加全国第四届楹联书法大展。这次展览对于每位参赛者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考验,但对于已经50岁高龄的大师来说,这似乎是一次重新证明自己能力的小试牛刀。大展结束后,大师收获了一份荣誉——被授予“优秀奖”,这是他职业生涯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然而,大师并未因此停止探索。他继续寻求新的灵感和挑战,并且在2003年的中央电视台、中国书法家协会首届“杏花村汾酒集团杯”全国电视书法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入选奖。这无疑为他的事业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同时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他的存在和才华。

除此之外,在同一年的大赛中,大师还获得了“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全国書畫大賽铜奖。这个成就让他更加坚信,只要不断努力,一切困难都能克服。此时,他的心境如同那时候写下的字一般,有力而沉稳,有温度却又带着些许温柔。

如今,每当夜幕降临,大师坐在灯光下挥毫泼墨时,他总能感觉到时间在慢慢流逝,却丝毫不会感到疲惫或沮丧,因为每一次创作,都像是在为生命本身增加一分滴水般珍贵。而这份热爱,无疑也是他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之一。

标签: 商朝政治制度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