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为什么元朝的历史在后世文献记载中很少被提及?
首先,从政治角度来看,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是一个外来政权。在当时汉族士大夫和民众心目中,这个政权并非本土势力,因此在他们眼中的“正统”皇室与自己相去甚远。这可能导致了对元朝历史的一种排斥心理,使得其不被广泛记录。
其次,从文化传承上来说,元代虽然继承了宋代理学,但也带来了大量来自西域和蒙古地区的新思想、新文化元素。这些新的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之间存在差异,使得许多儒家学者对于元代文人作品持有一定的批评态度,对于这段时间进行较少的记录。
再从社会结构上分析,当时社会矛盾比较严重,尤其是在南北分裂之后,由于战乱频发,大量人口流离失所,而政府力量不足以有效地维护秩序。此种社会动荡状态下,对于那些认为自己是“正统”的士大夫而言,将自己的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抗争和反抗之中,而不是将注意力放在撰写史书上。
最后,在文学艺术方面,虽然元代出现了一批著名诗人,如白居易、杨万里的诗歌创作颇受推崇,但由于多数文学作品散佚或未能得到系统性的整理保存,所以很多关于这个时代文学艺术成就的事迹至今仍然不得而知,这也是为什么元代文学没有像唐宋那样广为流传的一个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加之当时的人们观念和价值取向,不同程度上的忽视乃至排斥,都使得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是一片模糊不清的地图,只有通过不断挖掘,我们才能逐渐揭开那个时代真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