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战国法家思想的巅峰之作。作为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的代表人物,韩非不仅被誉为老子思想的得意门生之一,更是将商鞅的法治理念、申不害的权谋策略以及慎到的势力运用融合于一身,成就了他在法家学派中的集大成者地位。他深受老子的辩证思维和朴素唯物主义影响,将两者的精髓巧妙结合,使其成为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的人物。
作为韩王之子,荀子的学生,并与李斯同窗学习,韩非留下了一部著作——《韩非子》,共计五十五篇,字数超过十万。在这部作品中,他展现出极高的文学造诣,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唯物主义和效益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以及对君主制度理论的大力倡导。他的这一立场虽然未能得到当时的主人公所重视,但却引起了秦王嬴政的关注,最终导致秦军攻打韩国。
然而,在李斯嫉妒心起而害死他的悲剧发生之后,尽管如此,他提出的法家思想却因其深邃而超前的见解,被秦王嬴政所采用,从而助推了秦国走向富强,最终实现六国统一。因此,无疑可以说,这位古代智者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而毛泽东更是对他产生过特别敬佩之情,以至于曾经赞扬道:“中国古代有作为的是基本上都是法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