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太极如同刺史调和阴阳的双重角色

0

太极拳是一种内家拳术,其特点在于以内心意为主导,外形动作则随之而来。与外家拳相比,太极拳不追求刚猛的力量,而是追求松、圆、活、灵的状态。在运动规律上,它体现了阴阳和谐共生,即阴阳相辅相成,以意念为核心。这是太极拳独有的主要特征。

太极拳的真正艺术形式,在我看来,是从杨露禅之后才逐渐形成的。随着各家的拳法向太极理论靠拢,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太极拳理论和练习方法已经初步形成。

根据吴式太极拳的要求,练习者应该将意念作为指导动作的一把钥匙,每一个举手投足都要由内而出,一旦使用力气就会偏离正道。太极拳旨在培养皮肤感觉的敏锐性以及内部与外部意气力的协调。如果只想主动进攻,而不是顺应对方,这就不再是真正的太極武术了。

在技术战略上, 太極武术强调的是与对手融合,与对手同步移动。在练习时,也需要设想敌人存在,并注意身体内部三合(即头、身、脚)及身体外围三合(即两臂和两腿)的协调,使得每个动作都圆润自如,以待机转变。

这种阴阳和谐共生的运动方式,不注重主动攻击,而是在遇到外力时,要能够旋转自如地化解它。这就是为什么练习者首先必须理解阴阳哲学,然后以此指导自己的实践,从而才能掌握这门艺术。

总结来说, 太極武术最重要的是先有意识,再用意识引导行动,不盲目,不无谓地采取行动。不过也不一定总是慢悠悠,有时候也要急起来跟紧别人,有时候又要缓下来让别人跟上。从战略角度看, 太極武术要求“他不动,我也不动;他微微一动,我早已开始”,要先发制人,用意识控制一切。而这个训练主要针对的是提升我们的意识感知能力,让我们更加敏感地感受到周围环境变化。它还要求顺应,不会阻挡或顶撞,对付敌人的方法就是走化制敌。

现在社会中流行的一些所谓“太极操”其实更多关注的是身体姿势,更侧重腰腿功夫,但缺乏这门艺术中的深层次思想思考。如果只是表面的架子,没有内心的情感支撑,那么这仅仅是个简单的手势演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 武术实践。

最后,我认为好的 太極武术应当具备几个关键特点:一是保持中正安舒,每一步都需达到平衡,无论如何都不容许紧张;二是采用缓慢松静的手法,这便区分了它与其他打击技巧不同,要慢慢进行,同时专注于每一次操作过程中细节没有粗暴或僵硬;三是一个圆润自如的人体机能,如同万向轮一般,将所有活动无处不利且自然流畅;四是不用力,而用意——避免使用笨拙之力,这样做可以借助对方力量;五是一种柔克刚,如云似水般轻盈飘逸且含蓄潜伏着致命伤害;六是一种以静制生的智慧——始终保持心理平稳,让气息下沉静观对方面临变化的情况。此类特质被概括为:“中松旋空合”,意味着沉稳而活泼自由畅快。我建议按照这些原则去修炼这门古老传统,我们将更好地领悟其精髓。

标签: 商朝政治制度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