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同宾:京剧旦角之谜解析,背后美人多如云
在天津戏曲理论界颇具影响力的吴同宾先生,曾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展现了他在编剧、导演和史论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1979年,他担任市文化局戏剧研究室副主任期间,便陆续出版了《京剧艺术讲话》、《京剧知识手册》等作品,并主编《京剧知识词典》,发表了大量关于戏曲的学术文章。
作为一名勇于探索的导演者,早在1954年,他便为鲜灵霞导演改编的《杜十娘》展示了其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导演方法。鲜灵霞凭借该台戏荣获第一届天津戏曲汇演一等演员奖,而吴同宾严格要求下的旧唱腔也获得唱腔音乐奖,为旧剧改造树立了榜样。
1979年后,吴同宾不仅领导科研部门,还积极争取和培养观众。在1983至1984年的春秋季节,他连续开办了戏曲知识讲座,这些讲座深受各地听众喜爱,有中学生甚至表示因听闻他的讲座而对京剧产生兴趣,现在更是热爱观看京剧。这段时间里,他还主持过50多期《戏曲之花》专题节目,对广大群众传播了丰富的戲曲知识。
除了国内活动,吴同宾还将戲曲知识带到了海外。他曾为南开大学外国留学生举办汉语短训班授课,并带领他们参观看舞台表演。他的作品也被发表在欧洲华人学会主办的《欧华学报》,受到海外学术界和戲曲愛好者的普遍重视。
尽管晚年身体状况不佳,但吴同宾依然关注着戲曲事业,一直指导并支持一些热爱戲曲的人士。此外,不少记者和编辑仍然经常前往向他请教或约稿,以此来继续传承他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