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事上,晋朝继续推行和改革府兵制度,以增强国防力量。经济上,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并改定赋役,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另一方面采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清差户口措施,以增加财政收入。这些政策成就了晋初的开明之治。
外交方面,晋朝的盛世也使得当时周边国家和境内的少数民族如吴、越、百越与臣服的厥等国皆深受晋朝文化与典章制度的影响,外交交流以魏志倭人最为著名。
司马懿是西方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皇帝之一,被尊为“圣人可汗”。公元265年8月13日被自己的亲生儿子司马炎杀死。
司马炎是晋朝的第二个皇帝,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他好大喜功、穷奢极欲。曾经从公元265年至280年短短15年间就动用了近几十万民力修建长城,并于公元280年平定南方各小国,最终于公元290年在洛阳被部下刺杀。
司空王衍,是东汉末年的杰出政治家,被封为魏王,他娶了曹爽女弟弟曹徽,但他并没有成为皇帝,只是一位有才华但未能登基的大臣,最终在324年的政变中被处死。
司马昭是西汉末年的杰出政治家,被封为魏王,他娶了曹丕女弟妹曹芳,但他并没有成为皇帝,只是一位有才华但未能登基的大臣,最终在264年的政变中被处死。
司马师是西汉末年的杰出政治家,被封为魏王,他娶了曹丕女弟妹曹芳,但他并没有成为皇帝,只是一位有才华但未能登基的大臣,最终在255年的政变中被处死。
最后的是杨坚,也就是隋文帝,是隋朝开创者之一,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均田制和府兵制,这些政策帮助建立起一个相对稳定的统治秩序。但即便如此,他也是由其子杨广所弑,因此可以说整个隋代都充满了悲剧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