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之的舞影藏:谁是他的票友?
在一个书香门第中,祖父程颂万以十发居士自号,精通诗词、书画、篆刻。清末,他曾任湖南岳麓书院学堂监督。1928年,随祖父迁至上海定居。
1944年,程之高中毕业后考入复旦经济系,并通过演出京剧《富贵浮云》赢得了专业演员的机会。1945年,他辍学成为话剧演员,为此他加入苦干剧团,与黄佐临先生等著名演员一起工作。
1947年,程之一进入文华影业公司开始拍摄电影。他在《假凤虚凰》中扮演理发师五号,该角色深受观众喜爱。在接下来的几十部影片中,如《夜店》、《腐蚀》,他都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
1952年至1966年的十四年间,程之一共参与拍摄二十余部影片,并多次为捐献飞机大炮义演京剧。此外,他还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对台广播节目,为增进海峡两岸交流作出了贡献。
然而,在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程之一夜之间变成了“对象”,被迫留厂察看并参加所谓的“”活动。直到1973年的春天,他才被放回厂工作,并迅速恢复了其作为表演艺术家的地位。
1979至1980年代初期,程之一继续活跃于影视界,不仅参与多部重要作品,还担任导演和编导工作。在这段时间里,他导演了电视片《蠡湖烟绿》、《天下第一关》,并主持上海电视台国际部《上海滩》栏目,以介绍上海风土人情而闻名国内外。
1994年底之前,再度活跃于银幕前后,其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批作品包括八十余部影视作品。这其中,《名优之死》的影响最大,这是一部高质量、高水平的电视剧,对观众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最令人感动的是山西霍县矿务局团柏煤矿工人同志和他们职工学校老师的情感故事,他们因为收到了该剧录音带而激励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多才多艺、辛勤耕耘"是人们对于 程 之 最 深 的 印 象 他 从 艺 术 五 十 年 中 拍 摄 了 百 余 部 影 视 片,无不穷形尽相栩栩如生。此外,他的配音艺术、相声水平和京剧功底,也是有口皆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