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桓温第一次北伐时,驻军灞上,他接待了一个穿着破旧短衣的读书人。这个读书人叫王猛,从小家境贫困,但他热爱学习,学问渊博。当时关中的士族对他不屑一顾,但王猛毫不介意。他曾被邀请去前秦官府做小官,但他拒绝了,并选择隐居华阴山。听到桓温打进关中,王猛特地来到灞上求见桓温。
桓温想考验一下王猛的才智,便请他谈论当天下形势。王猛分析得非常精辟,使桓温印象深刻。在谈话过程中,王猛用手摸虱子,这让旁边的兵士们差点笑出声,但是王猛却显得无比自若。
桓温询问为何地方上的豪杰不来找他,王猛淡定地说:“您千里跋涉,却未渡过灞水,因此大家不知道您的打算。”这番话触动了桓温的心思,他意识到自己的战略和目的需要调整。
后来,当苻坚即位成为大秦天皇时,他重视人才,将注意力转向推荐的人选,最终找到了一位年轻有才华、且忠诚可靠的汉族官员——原来的那个摸虱子的读书人——作为自己最信任的大臣。一年内,被提升五次,最终成为了他的权力核心。
然而,在朝廷内部,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矛盾冲突,一些氐族大臣对汉族人的态度问题不断发生争执,其中樊世因与王猛意见相左而被处死,这导致其他氐族官员都害怕再次挑起争议,以免遭同样的命运。此事件也加强了苻坚对于法制建设的认识,对朝政进行整顿,让长安城内权门豪强、皇亲国戚受到惩罚,从而维护了社会秩序和公正。
随着时间推移,在苻坚和他的主要谋士之一——那位曾经摸虱子的读书人——共同治理下,前秦逐渐变得强大,不仅消灭了其他几个国家,还统一了黄河流域地区。但是就在此后的某一年,由于健康原因,该谋士病倒,此时正值东晋江南稳固之际,他们商讨后决定避免进一步扩张,而是集中力量处理国内问题,以确保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