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为何嫉妒王光美中央领导家庭北戴河疗养中的红色经典故事有哪些

0

在《北戴河往事追踪报告》中,作者徐焰详细记录了当年中央领导的夏日避暑生活。50年代,罗瑞卿之女罗点点回忆说,每年七八月份是全家去北戴河的日子,那时海滨成了地位相近家庭交际的热点。大家坐火车前往,这种交际从火车上就开始。

五浴场是最大的,全天开放,但大人们不能像孩子们那样全天泡在海里,他们要开会,所以总是在中午前后出现,下午三四点才来。中央在工作之余,在海边下棋、游泳,是重要的娱乐活动。

然而,我们记忆中的彭德怀元帅好像从不到北戴河,在这些家庭的交际场里,从未留下他的影子。彭德怀一生保持着清贫作风,又无儿无女,不大愿意参加娱乐活动,也不想疗养,这就是他总不去北戴河的原因。

夫人们自然也相随,在这里成了相互往来的场所。但个别时候也会出现一些嫉妒等心理不平衡现象。这一点,在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在全国解放后,她长期处于养病状态,4次去苏联治病。她因做放射性化疗,身体反应比较大,回国后也很少同在一起,而经常单独到南方疗养,或至北戴河海滨来。

她有一种特殊的自尊心,特别是一看到夫人王光美下海游泳,更是看不惯。王光美会蛙泳、侧泳和仰泳,看见她游这几种姿式,她鼻子里哼一声,不屑去看第二眼。此种心理用于“文化大”那种反常状态下的斗争,便发展成为一种狂,不仅王光美等人遭难,全党和全国人民都深受其害。

自1954年建立的北戴河暑期办公制度持续到1965年夏天。那一年国内经济状态大有好转,但气氛却显得沉闷,因为提出警惕“中央出修正主义”后,一些干部之间关系变得非常不正常,大多数电影和戏剧被打上“封、资、修”的标签而被禁,使得海滨剧场显得单调和冷清。1966年的11月至7月,有8个月住在南方,以上的考虑,没有返回北京,也没有再来北戴河。在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正式开始之后,“当权派”们几乎人人自危,以致“当权派”们根本不会谈起避暑。而原来设立的暑期工作委员会也随之取消。

尽管如此,当年的会议决策却留在了史册之上,为我们提供了一段历史上的真实画面,让我们认真地反思……

标签: 商朝政治制度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