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的往世书,记录了古典梵语时期的神话传说,是印度神话故事的宝库。这些传说主要收集在往世书中,这些作品以“往世书”命名,以“古代传说”或“古事记”为内容,但为了与历史传说相区别,被称为神话传说。
婆罗门教在古典梵语时期继续发展,但佛教的兴起导致婆罗门教势力的减弱。为了吸引更多民众,婆罗门开始融合民间信仰,并逐渐形成新婆罗门教,即现在通称的印度教。印度教崇拜多神,其中毗湿奴、湿婆和梵天被奉为三大主神,分別代表創造、保護和毀滅。
印度教有三十六部往世书,大致可以分为18部大往世书和18部小往世书。大往世书如《梵天往世书》、《莲花往世书》、《毗湿奴往世書》等,而小往 世書则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故事,它们都采用史诗式的“输洛迦”诗体,用梵语写作。
这些文本不仅包含丰富的神话资料,还涵盖宗教、法律、医学、天文和手工艺等方面的情报,因此也被视作古代印度文化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在现存的大 往 世 书记载中,与梵天、毗湿奴、三大主神相关的大约有6部,每个主神都有自己的创造力,比如创造世界;保护世界;以及将其带至末日再次创造。
关于梵天,他是所有存在之首,因而被尊为创造者。但他的地位并未超越其他两个主要之主——毗湿奴及湿婆。而且,他对于宇宙之初最深奥秘密知晓一切,同时也是宇宙之始祖,也就是他从一颗金蛋中诞生,而这颗金蛋又源自于海洋。当他醒来后,将自己种子撒入海洋,产生了地球。他还拥有四张面孔:前方三个面孔,以及背后的第四个面孔。这四张面孔象征着他的全能性,因为他既是宇宙创建者,又是维护秩序与规律的人,同时也是审判者。
同样地,对于毕湿奴,他是一位全能且无所不能的地球守护者,有着二十多次化身下凡,从恶行与灾难中拯救了世界与人类。他尤其著名的是十次伟大的行动,如当洪水覆盖人间时,他化身成头顶长角鱼拯救人类始祖摩纳德;或者当阿修罗试图破坏太平盛境时,他化身成巨蟒作为他们搅动海洋的手臂,让他们捡到宝物,其中之一即吉祥女仙,她成为他的妻子之一。
最后,我们还有湿婆,也被视为灭绝者的形象,但他同时具备创造力,使得他成为二重高峰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虽然他经常以苦行者的形象出现,在雪山上静思冥想以获得深奥知识和力量。他通常被描绘出具有三只眼睛,一只置于额头,其余两眼位于脸颊旁边,可以喷射火焰。此外,有时候他会舞蹈,并曾经使爱情女仙变成灰烬。在某些情况下,当恒河从云端降落到地球的时候,是由于他的头发阻挡洪水暴怒,并让河流沿着他的头发流向人间。这便概述了一系列有关三大主 神及其功绩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整个宇宙循环系统中的每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