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梵语时期,婆罗门教的神话传说被收集并编纂成往世书,这些作品如同宝库般珍藏着丰富的神话故事和宗教知识。为了吸引更多信众,婆罗门教融合了民间信仰,并逐渐演变为印度教。印度教尊崇多神,但将毗湿奴、湿婆和梵天作为三大主神,并分裂为毗湿奴教、湿婆教和舍格提教三大宗派。
往世书共有36部,其中包括18部大往世书,如《梵天往世书》、《莲花往世书》等,以及18部小往世书,其主题思想相似,都采用史诗式的“输洛迦”诗体。这些作品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神话传说,还涵盖了法律、医学、天文学以及手工艺等领域,是古代印度的一种百科全书。
在现存的大往世书中,与梵天、毗湿奴、三大神相关的各有6部,每位主神都负责创造、保护或毁灭。在各种创生故事中,世界最初是一片汪洋,而最高存在者撒下种子,长成了一个金蛋,从而诞生了梵天。此后,一千年后,他醒来,将蛋一分为二,便形成了天地。随后,他又创造出各种生物和物质,还与自己所造女人的美丽陷入狂热,最终以五面孔之姿成为人类祖先。
毗湿奴则是三大神中的至高无上者,以其全能形象频繁化身于凡人世界,为拯救世界免受灾难而努力。在《薄伽梵往世書》中,他被赞颂为最伟大的英雄,有十次化身显赫,其中包括对抗洪水时扮演头上长角鱼役,以及杀死阿修罗希罗尼亚刹等壮举。
湿婆虽然被视作毁灭之神,但他也具备创造力,被誉为仅次于毗湿奴的大 神。他居住在雪山顶,用苦行获得深奥知识与力量,有三只眼睛,可喷射火焰曾烧掉妖魔城,也曾将爱女化为灰烬。他还会舞蹈,在杜尔迦节期间与妻子波哩婆提共舞。她有两个化身:难近母及迦利女,她们均擅长降魔。
这段历史反映出吠陀文化如何转变成印度教,同时展示人们对于三大主神崇拜方式的多样性。而除了吠陀文学两诗外,其他宗派如佛 教和耆那教也有自己的传说体系,但影响较小。